在漫长的世界艺术史中,手表以其张驰有序的生命律动,演绎着大自然的万象轮回,成为一朵不同肤色、不同阶层、不同文化的人们皆为之倾倒的奇葩。这一奇妙而有趣的现象是其他艺术品难以企及的。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的传承、积淀、创新和发展,现在手表王国的品牌和款式绝对堪比浩瀚夜空的繁星,数不尽的璀璨,带给人们数不尽的愉悦。
尚维沙的Bressel Lady,一行法文飘在表盘下方缠绕着小秒针盘和动力储存显示盘,优雅的魅力尽显。
在手表鉴赏过程中,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课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厂家、专家、商家和媒体置若罔闻,这就是手表款式的外文翻译问题。由于各厂商的手表销售多年来一直处于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的喜人局面,似乎此问题一直未列入各品牌的“议事日程”。
雾里看花
现在各国生产的手表,在品牌名称方面,大部分都有了中文名称,但仍尚有一小部分未曾翻译,如DeWitt艺术个性最为显明;Cvstos虽只面世数年,但款款精彩,更由于创办人是Franck Muller集团大股东兼主席Vartan Sirmakes之子,令人相当关注;Arnold & Son以18张月亮照片显示大月相;Sinn经典的军表;还有Bell & Ross、De Grisogono等等,其中不乏佳作。可惜这些品牌如果在闲谈中提到,多数人都会觉得拗口难言。至于表款,有中文名称的更是“少数派”,多数是没有译文的长长一串原版文字,许多人只能望文兴叹。如伯爵经典的Altiplano系列,只有极少数媒体称之为“高原”,多数人都是只知其貌不知其名。
于是,在人们看表、购表时咨询,表友间相互切磋等需要语言表达的场合,颇有可能出现沟通障碍。因为在国内的表迷当中,懂英文者并不是很多,而且表款中英文只占少数,法文、德文、西班牙文、拉丁文也占了不小的比例。更有甚者,个别表款连星期和月份也不以英文显示。如笔者十分推崇尚维沙的新款Bressel Lady,但是其既无中文译名,表盘上颇为曼妙的“S”形曲线“我爱你,如丝如缕,如痴如狂”更是使用了法文!使受众面大幅缩水,如此佳作却无人识得,不禁令人扼腕。
帕玛强尼一直坚持着高级制表理念,旗下的作品一直都非常注重品质,因此拥有众多爱好者。但是由于未进入中国市场,所以其产品一直都没有中文名字。例如这只Kalpa Hémisphères双时区表,如此复杂的名字,又有几人能叫出呢?